首页 | 资讯中心 | 软件分类 | 最近更新 | 推荐软件 | 热门软件 | 国产软件 | 国外软件 | 汉化破解 | 源码程序 | 用户登陆
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 技术经验 | 新闻报道 | 生活技巧 |
软件搜索:   高级搜索 | 发布软件 | 商业合作 | 郑重声明
当前位置:久久信息网文章首页技术经验摄影技巧→数码摄影之“近摄秘技”完全宝典(中)
数码摄影之“近摄秘技”完全宝典(中)
作者:不详  来源于:星外村技术园  发布时间:2005-4-29 16:26:00

数码摄影之“近摄秘技”完全宝典(中)


【文章简介】
什么是“近摄”呢, 近摄就是近距离地拍摄微小的物体。 近摄有什么用? 笔者仅在此给大家一点提示... (3215 字)


大幅度提升数码相机近摄能力的秘技之原理篇
现在转入本文的重点部分,就近摄能力而言,中低档次数码相机一般只能达到10-20厘米左右,比如柯达的DC215是20厘米近摄,富士2400、olympus860是10厘米近摄,这对于要拍摄花朵的花蕊、有趣的昆虫、微小的芯片、元件等则是不够或远远不够的,要得到满幅面的照片,需要达到5厘米以下甚至1厘米才行,拥有中低档次数码相机的朋友,往往垂涎nikon990、CasioQV2800这样近摄可达1厘米的高档机型,可是毕竟要付出高昂代价,其实,在业余条件下,完全可以利用手头的器材进行DIY,大幅度提升数码相机近摄能力,让你的器材也来个乌鸦变凤凰而花费不过几元钱!

不可思议吗?咱可是有理论基础的!笔者分析了半天相机的超焦距,就是要说明一个摄影的根本道理:只要是处于相机超焦距以外的物体,都可以清晰的图象,近摄能力不够的根本原因是物体没有满足这个条件,怎么办呢?想办法满足它!

请看图

让我们回过头看看凸透镜成像原理图,请注意一个细节:当物距u小于焦距f的时候成的是放大的虚象,而且是位于物体的后面的,即相当于物距更大了!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在数码相机的镜头前紧贴放置一个凸透镜,并调整镜头与物体的距离使得物体通过这个凸透镜成像在数码相机的超焦距以外,就可以成功拍摄出特别近的物体来!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实际上加了这个凸透镜后,等同于减小了相机的f,原理是一样的。

效果能有多明显呢?举个例子,假定凸透镜的焦距是3厘米,而相机原来的近摄只能到20厘米,那么当相机配合这个凸透镜后,根据1/u+1/v=1/f计算,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将达到2.6厘米,距离拉近了7、8倍!厉害吧!

近摄秘技之宝物大解析
既然秘技中提到了凸透镜,那么到哪里去找这个凸透镜呢?凸透镜俗称放大镜,但在这里我们既然要用来近摄,就要满足3个条件

1 这个放大镜的焦距要尽量短,镜头的焦距可以估算一下,在太阳下把透镜聚焦成1个亮点,看看亮点距离透镜多远就大致知道其焦距了。一般应在10厘米以内,否则效果就不明显了,越小则可以拍得越近,你所获得的近摄距离将小于它的焦距,并大于它与镜头特性的某个运算值,计算方法是:

1/(1/镜头焦距+1/相机超焦距)〈 添加镜片后的拍摄距离〈 镜片焦距

2 镜头的口径应尽量合适,以便你能方便地套在相机的镜头上,必要的时候做个镜筒

3 镜头应无色透明,质量不能太差,不应有气泡、划痕、凹凸不平等缺陷以保证拍摄质量

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几个近摄的宝物。你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的任意一种来得到它!

宝物名称:袖珍放大镜(推荐)

宝物图片:

宝物价格:5元左右,小商品市场眼镜柜台有售

宝物规格:笔者这个是双层可折叠的袖珍放大镜,口径约2.5厘米,单片焦距在7厘米左右,2片叠起来可达到3厘米左右。

宝物评价:价格很低,质量还不错,放大倍数很高,近摄可到2厘米左右可以拆下来单做镜筒也可以不拆,直接使用,由于放大倍数高,适合拍摄极微小的物体,2片镜片可单独或叠加使用,得到不同的拍摄距离,效果很好!

宝物名称:小型仿军用玩具望远镜

宝物图片:

望远镜拆下物镜和物镜套筒后的零件

宝物价格:8元左右,卖玩具的地方可以看看

宝物规格:拆下2个物镜,其镜筒可利用,物镜口径约3厘米,焦距在13厘米左右,2片叠起来可达到6厘米左右,镜筒口径在35毫米左右。

宝物评价:此望远镜的物镜套筒可直接拧下来,2个物镜套筒和内环可直接对接,做镜筒方便,不费吹灰之力!此宝物成本低,放大倍数比较合适,遗憾的是镜片多为兰色,这是因为此玩具望远镜仿造军用的镀膜样式,用蓝玻璃骗小孩的,嘻嘻!兰色玻璃导致拍摄物体偏蓝。不过玩具望远镜有很多种,不少是透明镜头的,比如一些小型的5倍左右的旅游望远镜,其物镜都可做此用途。

除了上述宝物外,其他各种类型的玩具望远镜、天文望远镜、放大镜、废旧镜头等,只要口径焦距合适,价格公道,都可以利用起来。判断其效果的一个最简易的计算方法是,加了镜片后的近摄距离一定小于镜片自身的焦距,而最近距离则与相机原有的超焦距有关,详细公式见前面所述。

近摄镜片的固定、使用难点和心得
一般你找到的近摄镜片应与原镜头口径相差不大,固定方式可以很灵活。要注意,镜片必须尽量紧贴镜头,才能有最好的效果和最小的变形。可以自制一个短镜筒,与原相机配合,其实简单点的,可以直接贴在镜头上面使用,一般数码相机的镜头前都有保护玻璃,小心操作不会有问题,这样就省略了制作镜筒的麻烦。

如图

将改制的镜头套在EPSON750Z上的样子,够牛的吧!

DC125直接接了一片放大镜,用手扶着就可以使用。

近摄镜片的使用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地方:

1 距离要掌握好

当透镜加到相机前面后,物体的拍摄距离将变得很短,而且,为了正确成像,物体离镜头的距离将被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了,参看图04

最近的距离=1/(1/镜头焦距+1/相机超焦距)

最远的距离=镜片焦距

只有在这2个范围之内的时候物体才能被拍下来,在这2个范围内移动将使物体成像的大小得到改变。而超出这个范围的时候,成像将变得模糊而失去拍摄能力。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并不需要特别精确地知道这些参数,因为相机的液晶屏可以很好地显示物体的成像情况。

当我们使用数码相机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相机的液晶屏,观看拍摄物体是否清晰,适当地前后移动镜头到物体的距离使得成像清晰,大小合适,这是一个需要十分的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注意,此时数码相机应该开启“近摄”模式以便得到最好的效果。

2 数码相机的变焦将影响近摄能力

数码相机如果带光学变焦功能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某些数码相机在近摄的时候将自动关闭变焦功能,比如柯达DC125,此时最为简单,前后移动镜头使图象最清楚就可以了,但更多的相机近摄时变焦功能依然起作用的,在变焦到不同焦距的时候,相机本身的近摄距离也不同了,这使得近摄的范围随之发生了改变,你需要适当调整变焦,同时前后移动物体到镜头的距离,使得LCD屏的成像大小达到你的拍摄要求,且最清晰。注意,变焦放到最大或最小位置不一定是相机的最佳近摄工作位置,你应该事先熟悉一下你的相机近摄时效果最好的那个变焦倍数的位置。

3 液晶屏的清晰度将影响你的判断能力

数码相机上最重要的取景装置就是液晶屏了,在近摄操作时,我们只能凭液晶屏显示的图象状况来判断成像是否清晰,因此,然后你的相机液晶屏颗粒比较粗糙,就一定要小心了,到底什么样子是最清晰状态需要平时多实践。

4 物体的光线可能被阻挡而比较暗

在近摄的时候,物体表面的光线将有可能被相机的镜头、相机或手臂所阻挡,造成照度大大下降,影响聚焦,以及成像的讯噪比,因此,拍摄时一定要把物体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并注意尽量保证光线能良好地照在被摄物体上。在必要的场合可以使用闪光灯,不过在这么近的距离使用闪光灯效果不一定好,需要在实践中多加摸索。

5 手的抖动问题

保持相机稳定是近摄的首要因素,在多数情况下,笔者不赞成在近摄的时候使用三脚架,因为一来比较麻烦,二来并非所有场合都能有条件使用三脚架,三来微调物距的工作用三脚架是十分困难的,因此,笔者主张近摄时屏弃三脚架,而主要靠稳定手臂、腕、指...尤其是按快门的时候更要轻、慢、小心操作,确保图象稳定。

6 景深问题

前面一再强调距离要掌握好,其实也就意味着,近摄的时候景深特别小,根据不同的放大倍数,通常将缩小到5毫米-1厘米左右,因此对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选好主体。

由于存在以上难点,你有可能需要拍摄多次以上才可能挑出一张最满意的,等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未完待续]


[] [返回上一页] [告诉好友] [发表评论] [打 印] [ 字体: ]
上篇文章:数码摄影之“近摄秘技”完全宝典(上) 
下篇文章:数码摄影之“近摄秘技”完全宝典(下)
∷相关文章∷
· 数码摄影之“曝光补偿”完全宝典(上)
· 数码摄影之“曝光补偿”完全宝典(中)
· 数码摄影之“曝光补偿”完全宝典(下)
· 数码摄影之“近摄秘技”完全宝典(上)
· 数码摄影之“近摄秘技”完全宝典(下)
∷相关软件∷
  关于本站 - 下载声明 - 软件发布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友情连接 - 用户注册
久久信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2005 . All Rights Reserved .